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范文(精选十三篇)

2023-10-22   来源:现代诗歌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1

【内容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新理念、新策略。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何使动态生成给课堂带来活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把握生成。

【关 键 词】课堂教学 生成  有效

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灵活地调控课堂的活力,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平台。

一堂好的生成课,往往能够将课堂上的意义情境化为教和学的资源,师生在自然谐之中完成教学任务。让课堂因生成而充满生机、演绎精彩。然而,如果对“生成”不作冷静思考,非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会走进价值偏离、课堂失控,为“生成”而生成的误区。如何让生成更富有价值,使课堂更具生命力呢?

一、课堂生成要关注目标

在《狐狸和乌鸦》的观摩课中,老师在理解完课文内容之后,又精心组织学生进行了课本剧的表演。他先请四人小组合作准备,再抽几个学生上台表演。第一个小组的同学表演得绘声绘声,学生们都沉浸其中。瞧,又有一个小组上台了,他们的头饰别具一格,尤其是演狐狸的学生,制作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表演更是精彩,用语言和动作把狐狸的狡猾表露无遗,演着演着,一不小心,头饰掉了下来,台下哄堂大笑。演出的学生赶紧弯腰捡起头饰重新戴上,可一抬头跟“乌鸦”说话,头饰又掉在地上,台下的笑声更响了,演出的学生慌了,台词也乱了,表演变得一塌糊涂。这时,老师毫不客气地说:“太粗心大意了,前功尽弃呀!”表演的学生一脸尴尬,课堂气氛也不再自然、融洽了。

传统课堂追求课堂的“滴水不漏”“完美无缺”.课堂中的小小错误便像过街的老鼠一般,人人喊打。但我们知道,课堂是常出现错误的地方。案例中的老师非但没有给演出的学生重新表演的机会,还不假思索地将学生本来很优秀的表演定为“前功尽弃”,这种对学生犯错误畏之若虎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正因为这种不敢正视的态度,才导致课堂的生成偏离了不得目标。作为教师,应该敢于正视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对学生的错误大惊小怪,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学生犯错而不给尝试与实践的机会。我们要坚信,学生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只有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才能在以后类似的事件不再重蹈覆辙。

我们不妨用一颗平常心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将课堂中出现在学生、教师身上的“错误”稍加开发,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案例中的老师,如果能在以平常的心态,温和地说:“可能太紧张了,没关系的。从你的语言和动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如此等等,即保护表演学生的自尊心,肯定了他的表现,又引导了其它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彰显无遗了。这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

二、课堂生成要有预设

一位教师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他先出示了穿着单薄,赤着脚的小女孩蜷缩在街头的图片,通过FLASH动画播放大雪纷飞的场景,雪花飘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她冻得直打哆嗦,再配以低沉的音乐,然后问学生:”如果这个小女孩来到了你的身边,你会怎么做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会给她食物吃“、”我会给她衣服穿“”我会把我的零用钱都给她,让她去买双棉鞋穿“……这时,有一个男孩大声说:”我会送给她一幢房子住“.学生一阵哄笑,老师一脸茫然。于是孩子们又说开了:”我会送她一辆汽车,让她开回家“、”我会……“此时学生越说越离谱――所说的完全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失控了……

我们强调课堂中的动态生成,那么是否就可以淡化课前的预设呢?不,我们需要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结合。预设体现在课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研读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思索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程序,为教学设计一幅蓝图。同时预设必须是弹性的、灵动的,留有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态生成的时间。在实施教学时,还要根据教学实际,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和经验积累,及时调整、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很显然,上述案例中的教师缺乏这样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面对始料未及的生成,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下,不知所措,无以应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自由地发表意见,但不能对孩子的发言听之任之,不置可否。像上述这种完全脱离生活实际的生成有什么意义呢?不言而喻,这是一种负效的生成。此时,教师应当作出必要的、及时的、恰当的、具有指导性的评价,从而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不会因为学生的意外”生成“而搞得迷失方向,才能让课堂既有效又绚丽多姿。

三、课堂生成需要引领

一次,笔者观摩了《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学生在分析理解完课文内容后,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萌发感激之情。执教老师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回报母亲的爱,为母亲分忧解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母爱下茁壮成长,应该学会爱母亲,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贴母亲,为母亲分忧解难。你能说说是怎么样做的吗?“

生1:妈妈生病了,我给妈妈倒水,让妈妈吃药。

生2:妈妈下班回家,我帮妈妈递上一双拖鞋,给妈妈捶背。

生3:妈妈做菜的时候,我帮妈妈摘菜、摆放碗筷。吃完饭,我帮妈妈收拾桌子、洗碗筷。

生:妈妈打了一天的麻将回来,累了,不想做饭,我自己泡方便面吃。

教师(若有所思):”你真体贴妈妈!“

面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教师不能做放任自流地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教学毕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价值性是教学工作永远抹不掉的特征。因此,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也必须考虑教学工作的价值要求;要满足学生即时的兴趣与需要,也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如果教师一味地跟着学生跑,一味地强调关注学生当时的兴趣,而没有看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更健康地发展,那么,对教学生成的理解就只是形式上的跟从,而没有把握其实质。案例中的老师如果能在珍惜学生的自然感悟的同时,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启发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说说当时的真实想法:”妈妈整天打麻将,你喜欢吗?“然后进一步引导:”你有什么好方式把你的真实想法告诉你的妈妈呢?“如果孩子想不出来,还可以请班级的其它同学一起来想办法帮助她。经过老师的点拨,让孩子们认识到帮助妈妈改正不良习惯也是关心体贴妈妈的具体表现。如果能这么做,即提高了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就成了有效生成的催发者。

综上所述,课堂生成是富有灵性的资源,而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建构的过程。老师要有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尊重学生,把握生成。只有价值引导下的生成和对生成进行深度发展意义的建构,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杨宏丽:《论生成性教学》福建教育,第7期

2、甑丽娜、仇晓春:《生成式课堂教学的尴尬与对策》,福建教育,20第8期

3、罗祖兵:《生成性教学法及其基本理念》,课程教材教法,第10期

4、李t:《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当代教育科学,第10期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2

谈现代诗歌教学实施策略

谈现代诗歌教学实施策略 以余光中《乡愁》为例

◎钟菊莲 邱 慧

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语言极为浅易,内涵却极为丰富的现代诗歌。正如诗人流沙河所说:“这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以看穿,叫我说些什么。我看见了的,别人也都看见了,还要我来说吗。看来看去,这粒水晶珠子仿佛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回顾《乡愁》的教学,发现大多数执教者将本诗的解读定位在两个角度上:第一、《乡愁》是对中国诗歌“乡愁”主题的拓展;第二、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内容。在以上两个角度的解读中,被过滤掉的恰恰是《乡愁》中明显传达出的余光中独特的“乡愁”。

诗歌就是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余光中由于独特的经历和历史境遇,使得他对“乡愁”的理解是有独特性的,而这种独特性反过来成为他观照自我情感的一种独特表达,并最终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学生悟出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古人主张吟诗品诗,要反复吟咏品味,这样才能感受诗的妙处;朱自清认为“文艺的欣赏和了解是分不开的,了解几分,也就欣赏几分,或不欣赏几分,而了解得从分析意义下手。”[1]所以,笔者认为,要读得认真,品得仔细,读品结合,方能悟出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学引导。

一、把握基调,了解独特的内容

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对于缺乏生活阅历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隔膜的、难以理解的。因此,在教学起始阶段,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营造氛围,激发联想,唤起学生的情感。余光中在回忆《乡愁》创作情景时曾动情地说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余光中的“乡愁”不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与其引入大量的“乡愁诗”,不如还原诗歌创设的真实情境,如“1972年的一个深夜,离开大陆二十年已经四十四岁的余光中感到回乡无望,于是仅仅20分钟,一首小诗就从他的笔端缓缓流出……”教师边播放《思乡曲》,边深情朗诵《乡愁》。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直接将学生带入余光中独特的“乡愁”氛围中,学生先是静静地听,继而自然进入美美地读。

在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问“从诗歌中读出了哪些情感?”这一问题指向《乡愁》四个小节表现的四个不同情感内容,即思念母亲,想念妻子,怀念母亲,思恋祖国,从整体上真正把握了诗歌独特的内容。

二、关注意象,体会独特的距离

在学生了解诗歌独特的内容之后,要真正引领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关键在于品读诗歌中的意象。意象简单说来即有意之象,“是反映诗人人格的一面重要镜子,由于人格的独特性,诗人的诗歌意象也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同样的物象形成异于他人的意象。”[2]可见,细细地品读诗歌中的意象,就是开启余光中独特“乡愁”的金钥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问“乡愁本来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诗中仿佛触手可及。在诗人的笔下,乡愁化作了什么?”不具体给出意象这一陌生的概念,却让学生自然关注到了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重要意象。

(一)涵咏音韵

诗的言说方式首先以音乐性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余光中在《缪斯未亡》一文中明确指出“一首诗的生命至少有一半在其声调,如果不读出声来,其生命便尚未完成,不算完整。”对于诗坛现状,他认为“缪斯未亡”,但“缪斯哑了”。为了治愈此疾,余光中十分注重诗中每一个的音质、音声以及在诗中产生的音响效果。例如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前,诗人就饶有意味地点缀上了四个相应的叠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教师可以设置两次对比朗读,第一次“去掉这些叠词,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第二次“是不是有了这个特点就能很好地传达出这种愁绪呢?将叠词换成‘小的’、‘窄的’、‘矮的’、‘浅的’,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通过两次对比朗读,学生能感受到意象前的叠词将诗人的愁绪拉长了,从而更能表达出诗人愁绪的绵长、深重,而这正是余光中在独特“乡愁”言说时特有的审美创造。

(二)想象补白

品读意象时,除了遵从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从读者的角度对意象进行想象补白,从而架构起通往余光中心灵世界的桥梁。

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关注四个意象前都相应缀有四个叠词的基础上追问“大家再想一想,这四种具体的形象还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深入比较思考后能关注到这四个意象都代表着空间的隔绝,它们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距离。此时,再配乐介入教师想象补白的例子,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补白,如“有人说,乡愁永远是一种距离。距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乡愁的存在。端详邮票,诗人也许会这样想:那错落有致的齿纹,在千山万水的穿越中已经被掀起了几个弯弯的角落,它是飘过了多么漫长的距离,承载了多么丰厚的思念,才来到了我的身边。不知邮票那头的母亲是否安康,亦不知她是否又添白发,更不知何时,这枚小小的邮票又会承载着母亲的思念来到我的手里……万水千山,只能端详邮票怀念曾经的团聚,回味母亲的味道啊。昏黄的桐油灯映着已经湿润的眼,我怅然了……当诗人手执船票、跪在坟前、遥望海峡,会怎么想呢?请从二、三、四小节中任选一节,写一写。”

学生想象补白时,也正是学生真正面对距离,感悟诗人心声时。想象补白后,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创作的文字,再回到诗作,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小节,此时诗中对童年的追忆,对妻子的思念,对母亲的悼念,对中华家园同构文化深切认同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田。

(三)咀嚼形式

有人说,“诗语符码组合也是余光中‘有意味的"形式’,它将诗人的情感轨迹以外化形态最表层地呈现出来。”[3]《乡愁》一诗中,四个意象的排列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值得学生咀嚼玩味。当学生能体验到每小节中诗人所倾注的情感时,教师适时地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具体形象的背后都有分离造成的空间距离,每一小节都是余光中生命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那么诗歌四小节的顺序能调换吗?”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四个意象排列的形式是以时间为序,四个时间牵起了余光中的少年、青年、中年,余光中的乡愁不是一时一刻而是囊括了一生的沧桑;在情感浓度上,由淡及浓,即从生离到死别,从家愁到国愁。学生惊喜地发现,四个意象排列形式的背后,交织着的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正如余光中自己所说“《乡愁》这首诗具有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当学生体悟到四个意象排列的“有意味的形式”之后,可以展开自由朗读,学生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出越聚越重、越酿越浓的乡愁。

三、品味沧桑,理解独特的乡愁

聚焦意象,从意象的审美创造、意象的想象补白,意象的表达形式三个维度读品结合,关注并嚼咀玩味了余光中意象背后的“距离”,是否就真正悟出了余光中独特的“乡愁”了呢?“乡愁如果只有距离,没有沧桑,是单薄的”余光中自己如是说。可见,要真正理解余光中独特的“乡愁”还要品味诗中的“沧桑”。

观照《乡愁》的创作情境,可以发现,余光中独特的“乡愁”不仅指涉着思家、思国之苦,而且也指涉着无数大陆人被集体放逐于台湾孤岛后的漂泊之苦。尽管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尽管台湾人也是炎黄子孙,但无可置疑,当几百万大陆人漂泊至台湾时,从一开始,他们却被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视为外来的闯入者加以看待。他们在狭小、封闭的孤岛环境中充满着失落和无奈,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无法认同一个与大陆的“泥土以及日渐消失的农业社会”阻隔的台湾现实空间。他们焦虑、痛苦,因为“他们不仅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的避风港,也不能为漂泊者的身份找到意义上的确切地位与归宿”[4],这种情感体验是何等“沧桑”!

当然这种“沧桑”并没有直观地呈现在诗歌中。在课堂实施时,需要教师先缓缓播放背景资料拓展学生的认知“1949年,近两百万人突然之间被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海岛――台湾。更没想到,这一去,他们就永远地留在这片土地,无论心中留有多少大陆的记忆。从此,咫尺成天涯,他们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成为‘无根的一代’……”再出示同为漂泊者的心声,如龙应台坦言无根者的沧桑:“任何人问,龙应台你是哪里人,我理所当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可是我不会说湖南话,没有去过湖南,对湖南一无所知。”如于右任无根生涯中始终萦绕的中国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时,学生在悠悠的曲调中,在殷殷的言语中已经真正开始触摸到余光中独特的“乡愁”情绪,最后出示余光中的尴尬身份――“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诗人’,在‘台湾’被称为‘大陆流亡诗人’”,学生在双重角色的冲突中真正悟出了余光中的乡愁中果然不只有距离,还有沧桑,深深凝聚着一代无根漂泊者的思乡梦。

注释:

[1]朱自清。朱自清选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2]黄秀英。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意象分析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07)

[3]吕进,刘静。余光中的诗体美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07)

[4]赵小琪。身份冲突中家的构建与功能[J].江汉论坛,,(06)

参考文献:

[1]阙银杏。继承传统 读品结合――《乡愁》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10)。

[2]余光中。逍遥游[A],余光中散文选集:第1辑[C].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

(钟菊莲 邱慧 浙江省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324000)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3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张贤伦

【内容摘要】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呢?笔者认为朗读感悟很重要。正如蒋仲仁先生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的:“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有效的朗读应努力做到:一、读懂教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二、联系生活,引领学生用情感体验。三、立足文本,指导学生有效朗读。四、边读边练 ,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水到渠成,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   有效朗读    感悟   水到渠成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朗读感悟很重要。正如蒋仲仁先生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的:“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读懂教材,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听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的人都会被他那扎实、灵动、有趣的教学风格所折服。从他的课中我们可以看见于老师的真心与孩子的童心、童真、童趣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范读,于老师范读时的语气轻重、语速快慢、音质虚实、读音长短的运用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自叹不如。听他声情并茂的范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悲伤处又催人泪下。(笔者有幸聆听过他上的《秋天的怀念》)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充满感情的朗读,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向与会老师传递着他对语文课程质朴而睿智的理解,传递着他对本色语文的准确把握。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首先要像于老师一样读好、读懂教材。(1) “对于教材,教师应该有钻进去的力量,又要有飞出来的底气。”要想真正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弄懂课文所描述的故事情节或事物特点,教师首先要“钻进去”读懂课文。这个“懂”字可不止一遍、两遍,于老师说过至少八遍、十遍,甚至更多。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我想那一定是读到让你感觉到: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了,要与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即所谓的“披情入文”。教师读懂了课文,课堂中才会用那被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被形象化的韵律和优美动听的语言给学生以引领、提示、点拨与必要的解说。那种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回味无穷的范读能不把学生带入情境吗?学生能不被那位娓娓动听、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动、吸引,进而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受吗?教师读懂了文章,领悟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进一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引导学生读懂文章、走进文本,通过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才能“文意兼得”,更好的领悟文本内涵。

二、联系生活,引领学生用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中的目标是否实现了,不能单看孩子们对所学知识掌握了多少,更重要的是看他们能否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学要力求让孩子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培养孩子们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造力,驰骋其想象力,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双眸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的范围里,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引导他们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正如茅盾先生提出的:“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引导孩子把这些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边读边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的《识字1》“春节 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端午 粽子 龙舟   中秋 团圆 月饼”一课时,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节日,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激活并调动积累在记忆中的材料,用上相应的词串先说给同座听听是如何过这个节日的,然后再大堂交流。由于词串中所涉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学生们表现异常兴奋,思维灵动,发言积极。他们联系生活去感知、理解文本,用生活中的情感去体验文本,做到了“语境同构”。 “教”与“学”的双主体在极其和谐的情境中碰撞、对话、交流 。在余味未尽时,我又引导学生学着本课词串的样子,在小组内用三个词语概括出一个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不一会儿,就有了这样两个词串:“重阳 茱萸 登高” “元宵 汤圆(汤团) 观灯”有了这样立足文本并超越文本的效果,我非常满意.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建构主义理论也又一次告诉我们: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才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认知去解读文本,绝对产生不了超越文本的情感和精神。

三、立足文本,指导学生有效朗读。

语文课是咀嚼研究语言文字的课,但是如果对文中的很多词、句都细细欣赏、品味,那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必须依据目标,突出重点,大胆取舍,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进行训练,并且要使关键字、词、句的训练成为整体关照下的训练。我认为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就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并超越文本,指导学生有效朗读,让学生读到文字里面去,读到文字背后去。

首先,引导学生“读到关键词语的背后去”。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的一、二段时,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激烈”、“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关键词语,与学生一起尽情地读,尽情地说,尽情地演,并通过动作的指点、语音的点拨、情境的体验,让孩子们体会杂草的蛮不讲理与小稻秧的弱小无助。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让学生在朗读和体验中获得自悟,从而使得他们对课文内涵的感悟水到渠成。有时抓住了关键词语,对课文的理解便能迎刃而解,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其次,引导学生“读到文字里面去”。文本中的灵魂是隐藏于语言文字间的,文本中的感情也是流淌于语言句子间的。因而,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朗读语言文字去感悟,去寻求文本的灵魂和感情。如何读好呢?1、教会学生把句子读通顺,不读破句。2、教会学生联系文本环境,读出语气,逐渐培养语感。3、教会学生边想像边读,读出文本所表达的真情。4、教会学生读中品味、读中悟意。

中国的语言文字奥妙精深,文本中的感情和灵魂只有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才能得出。因此,语文课上一定要指导学生立足文本,通过有效的朗读,去品味、去感悟文章内在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

四、边读边练 ,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始终穿插进行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课上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眼”,通过抓字、词、句、段的有效朗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反复诵读,但是读中一定要穿插议论、引导,还要进行适当的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因为读懂了,感悟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还要会迁移、会积累、会运用。(2)“也就是学生通过‘含英咀华’投入地倾听文本的声音,真挚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一种精神的相遇’,‘一种被吸引的创造’……”让学生把朗读后的内心感受、想法写下来,将内心的感悟转化为一种外显的语言,生成具有个体特色的语言和思想并在学生心中沉淀,逐渐积累并成为自己的文化底蕴,这也就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正如一位老师说的“在语文课堂上将品读、对话、精思、练习粘贴在浩瀚的历史、广博的文化这一天空中,就能够不断地引领学生步入语文的百花园,在文化的链接中去品味语言的优美、清新、典雅,去感受人文的厚重、浓郁和芬芳。”(3)

参考文献:

(1)出自窦桂梅《构建理想的课堂》

(2)出自《江苏教育》、4刘剑华的《三次写中见智慧》

(3)出自《江苏教育》2008、2 王学峰的《也给语文做回“超级链接”》

蒋仲仁先生的《略论朗读与背诵》

[有效朗读-有效阅读的基础]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4

谈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

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因此,课程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1.对学习的认识

讲到学生的学习,这里有一个对学习的认识问题。比如说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是,老师在教学生时,先出示例题,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接下来老师再进行讲解,最后再让学生做一些练习。在很多情况下,是经过反复的练习,形成学生的某种技能,这种学习方法是过去所强调和侧重的。这种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看待学习,认为学习是学生头脑中某种联结的形成,通过反复练习形成某种技能。这种练习如果过度的话,就会造成学生对待学习的负面态度。比如,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堂课上,一个学生在解题时漏写了一个“解”字,于是这个老师就让学生把这个“解”字写1 000遍,这是报纸上登过的例子。这也是一种学习。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理解,它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建立起来的实质性的联系,强调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为理解而学,教师为理解而教。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现在国内外都在讲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比如说,小学生学习小学教材,教材对小学生有作用,而小学生同时对教材也有作用,这是新的观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解读了教材的内容,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概念,一个新的概念,而且建构是和教学同步进行的,学习者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学习是自己建构的"过程,这种学习是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学习过程。

2.关于有效学习

反复练习、操练式的学习过程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早期的算术教学理论的奠基人――桑代克写的书都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进行反复练习的。现在提倡的另一种学习是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在这里我为什么要讲有效学习的问题,就是因为国外大部分研究说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反复的练习也有效果,并不是说绝对没有效果。它的效果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另外一种探索性的学习,它的效果是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研究表明,操练式的学习对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没有显著的效果,有时甚至是负面效果。操练式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成绩有显著的效果,而对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显著的效果。如果说在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练习,比如说让那个学生写1 000遍,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数学甚至厌倦学数学,反复的练习体现在“熟”上,有句话叫“熟能生巧”,但过度的练习会“熟能生厌”,使学生不想学习,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又有一句话叫“熟能生笨”。这种学习不是我们讲的有效学习,我们讲的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当然,数学学习中的练习还是必要和重要的,并不是说不需要练习,而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这就是有效学习的意思。

关于有效学习我想用九个字来概括。一是“经验”。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是一个名词,它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经验又是动词,它表示现在的情境。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它是非常重要的。二是“思考”。有效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提倡学生自主地思考。操作性学习是用记忆代替思考,记忆的负担重,而思考的负担不重。思考是数学的核心问题,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三是“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实际上活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我们的教学设计重要的不

[1] [2] [3]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5

甘肃临泽曹庄小学张丽红

小学低年级课文语言文字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大纲要求的极佳载体。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整体感知,自由式朗读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阅读教学一般要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是整体感知。依据学生对新异知识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我在教学新课开始,解题的时候,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激发他们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我板书课题后,就引导学生提问题。学生看到题目跃跃欲试,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讲过泼水节?这个泼水节在哪一年?问题提出来了,我把握时机布置学生按以下要求自由朗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2)一边读,一边思考前面的问题。(3)标出自然段,画出文中生字词。学生能按要求进行的自由式朗读,既有对生字新词的感知,又有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会从不知不觉中形成从整体上着手,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画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抓住重点,理解性朗读

辩证唯物注意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关键之处。处理问题既要照顾全面,又要抓住重点,阅读也是如此。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目,是一个个饱含知识的载体。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这些知识细细地全部消化,吸收,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因此,应该大力提倡一课一得。要让学生每节课真正有一点实在的收获,哪怕是一个词语,一句话的含义,一段课文的背诵,或者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都应该抓住阅读的重点,启发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

(一)启发读准语气。

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及人物的心理叙述。这些对话和叙述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这就是课文的重点。如《狼和小羊》一文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表现了狼狡猾凶残的本性及小羊的善良可怜和无助,由此,启发学生读好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下面的句子为例: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

小羊说这话时的语气是温和的,但这时的温和同与同伴谈的温和是不同的,是在吃惊纳闷情况下保持的温和。这就可以看出小羊的善良与可怜。教学中,可这样启发学生来理解:(1)自己读句子,看一看小羊说了几句话。(2)读第一句,想一想什么意思?(3)自读第二句,明确水是怎样流的。(4)自读句子,体会小羊说话时的语气。(5)指生试用温和的语气读,师生予以评价。(6)齐读小羊的话,体会小羊的特点。以上教学以朗读为主线,把朗读、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很好地感悟了小羊的特点。

(二)启发读好重音。

一个句子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读好重音,准确地理解句义,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小青蛙同乌龟的对话,它包含着乌龟同青蛙的不同之处。此处,只要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就会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

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在这句话中,你们、大、绿等词语都应读重音,以显示乌龟同青蛙的不同,教学时,可这样启发:(1)自由朗读句子,联系上文想一想,哪些词语要重读?(2)指生尝试朗读,师生予以评价(3)教师小结,学生齐读(4)再自由朗读,回答,读了乌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以上教学,以把握重音为契机,启发学生在朗读中自学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实现自能读书,不待师讲的目标。

(三)启发把握语速与语调。

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一般来说,高兴激动时用高昂的语调,悲伤难过时用低沉的语调,突发情况,激烈的场面语速快一些,自然的叙述语速平缓一些,有时还需要交叉运用,如《丑小鸭》一文的最后一句: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这句话真实地再现了丑小鸭惊讶、兴奋、激动的心境,是丑小鸭历经不幸后理想实现的美好结局。教学时,可这样来启发学生:(1)默读课文,画出写丑小鸭心里想法的句子。(2)自由尝试朗读、体会丑小鸭的心情。(3)比赛性朗读。通过比较,启发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用高昂的语调,较快的语速朗读,这样教学以朗读作为理解体会的主要手段,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自己辨别领悟丑小鸭当时的心境,真正应验了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古今共识。

三、回归整体,品味性朗读

通过自由式朗读和理解性朗读,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时的理解是零碎的。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加以感悟。如学完《画风》一课,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三位同学在碰到疑问的时候,是怎样开动脑筋,通过不同景物的变化把风的样子描绘出来的。这时的朗读虽然不用花很多时间,却能把学生零散的理解梳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课内延伸,运用性朗读

任何一种知识,一种技能的内化,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运用。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最好的办法仍是读书。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还找一些相似的文章让学生自行阅读。如教完《难忘的泼水节》,我就让学生读《关怀》。教完《称象》,就让学生阅读《这个办法真好》。通过迁移性的读书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加以运用,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以读为本,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优良途径。只要每位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新大纲,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新型的学生观,真正坚持以读为本,就会使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结满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低年级朗读教学浅谈]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6

作者/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我曾经在山外漂浮

无法深入你的内部

成为一块褐红色的石头

钙质密不透风

以石头的经历

从亿万年前的海底

悄悄隆起

我曾经在山外静坐

以一种你能接受的方式

在你的骨头之间

找到我的位置

默契地颤抖

并给一些漂浮的风向

带去一些刚硬的折磨

我曾经自卑

用没有血素的声音呼唤着你

无法控制骨质松软

无法使自己坚硬

每每看到纷乱的世象

总是涌出几丝的慌张

一个人和一个人接近

就是一座山和一座山说话

太行山我该结束了

半生的彷徨和无边的流浪

定居在你能容纳我的地方

山势苍茫

让那些曾熟悉我的人们

陌生隔世

丁亥年六月从山中归来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7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声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 方法 简单、教学手段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 问题 ,导致声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人才培养周期长,甚至最终难以成才,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大批声乐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并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声乐;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即新观点、新材料、学生不知、不懂的,学生有所得、有所感的 内容 )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有效教学对于声乐教学来说,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控掘出生的声乐潜能,加大声乐有效教学量,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

在现行声乐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教学效率低,学生成才速度缓慢的低效教学,还存在着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的无效教学,更有甚者,导致学生声乐水平倒退和坏嗓的严重的教学失误也时有发生。

造成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声乐教师没有真正掌握歌唱 艺术 的真谛,缺乏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因而无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声乐 学习;二是声乐教师不懂得或不遵循声乐教学心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三是学生不具备学习声乐的嗓音条件、乐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必须迅速扭转声乐教学中大量存在着的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不利局面,大力提倡并实施声乐的效教学。

我认为,实施声乐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声乐“选苗”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首先必须重视“选苗”。没有好的声乐“苗子”,再好的声乐教师,再伟大的声乐 教育 家也将在声乐教学上无所作为。

为了确保选准声乐“苗子”,首先必须合理设置 考试 科目,改革考试内容。一方面在专业上不能过分强调演唱水平、形象和嗓音条件,要重视考生的 音乐 素质和音乐基本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贫乏的文化知识,必定会扼制学生艺术、教育才能的 发展 。其次,招生学校要把好专业面试关。一是要坚决刹住招生考试中找关系、走后门等舞弊行为。把“关系生”、“后门生”拒之门外;二是要加强对考生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考查,真正选拔出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俱佳、思想品德优良和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考生作为未来的培养对象。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院校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近几年来,由于盲目扩招,生源质量明显呈下降趋势,许多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甚至五音不全的考生也鱼目混珠进入校园,给声乐有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加强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拥有一些好的声乐师资队伍是关键。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的确如此,声乐学生如果遇不到一位好教师,还不如不学或者自学,而声乐要完全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

第一,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第二,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教师不应该只是掌握一大把方法,方法固然重要,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

第三,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 第四,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 理论 讲解中解放出来。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 方法 ,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 艺术 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试看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声乐 教育 家:意大利的巴拉、吉诺・贝基,我国的沈湘、周小燕他们都是集演唱与教学于一身的“双料”大师。而不具备良好舞台演唱与范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在他的教学环节中就会因为缺少这一环,令人感到遗憾。

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上好声乐课不可或缺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融合,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投入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完美地表达作品。

第五,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和 科学 知识。声乐是 音乐 、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作为教师他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同时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 理学 知识、生理解剖知识,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总之,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越有可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

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良好的互动。

1987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教学新动向》的报告,该报告在 总结 美国高校50年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其中首项原则就是鼓励师生间的接触。该报告认为课堂内外学生与教师经常的接触是 影响 学生动机和参与的最重要因素。教师的关心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激励学生努力 学习。而学生很好地了解一些教师的情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追求,鼓励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和未来进行思考。

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

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声乐教师与声乐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也就失败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其次,应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第三,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所期待的良师和益友,学生也应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尊重教师的劳动。

四、遵循教学 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 发展 智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声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培养学生对学生歌唱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歌唱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声乐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声乐教师就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或与同学结成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的声乐学习;大学生的认识能力较强,尤其是思维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教师就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探索式地进行声乐学习和 研究 ;大学生的理想大都比较明确而富有 社会 意义,声乐教师就应该热情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的前途,当好他们的参谋。

沈湘教授在处理声乐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时,就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代替学生唱,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唱好,千万不能让学生为你的“学说”和经验服务,这样十有***要失败的。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 问题 。要替学生考虑呼吸深浅、声音运用、理解作品、音乐处理等,只要把握总的原则和要求,学生怎么唱舒服就怎么办,因为最终是他上台演唱,我们不能叫他上台去受罪。沈湘教授还极力反对在课堂上对学生强行灌输,他认为有些感觉决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感觉和语言去叫学生接受,要让学生自己有所体会后,用他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还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条件和良好的声乐学习氛围,但决定因素在于本文所提示的四大点。广大声乐教师要以“多、快、好、省”地培养声乐人才为已任,积极探索出更多实施声乐有效教学的好路子、新路子。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8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

穿越现代诗歌教学的迷雾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

◎李华锋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在每一首现代诗的课后练习中,都有“读”这方面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点明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吟唱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所以,诗歌教学应加强朗读,同时还应注意朗读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说诗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朗读。然而,当我们走入课堂,才发现在朗读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们不妨重新聆听朗读,用“低碳”的理念审视当前的课堂,返璞归真,简约高效。

一、误入藕花深处:观――当下诗歌教学的“高耗”现象

现象一:没有目标的“乱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片断)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是一首处于困难时,在受到挫折时,自己给自己鼓劲的诗。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学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请同学来朗读。

(师先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后,再请一对同桌两人一起朗读)

师:读得不错。下面我们齐读一遍。

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了对诗歌的朗读,表面上看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加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一遍又一遍朗读的结果,最终只是强化了记忆,对作者的心灵却无丝毫触摸。这样天马行空的朗读方式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所含的神韵。

反思一: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为学生搭建可以快速进入文本的朗读阶梯呢?

现象二:没有感情发展的“傻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片断)

师:诗歌中“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这一句应该怎样朗读?

生:应该读得缓慢、深沉、忧伤一些。

师:你尝试着读一读?

(学生试着读了一遍)

师:你读得太快了,没有突出重音,这句话中的“悲伤”和“心急”应该重读。再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

(一位同学再读一遍,语速和重音都已经把握住了,但仍未读出感情。)

由此可见,学生的情感培养不是一触即发的,而是像一坛芳醇的绍兴黄酒一样,需要慢慢酝酿、发酵后才可以。正如诗歌中普希金彼时复杂的感情,仅仅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是远远不够的。

反思二:课堂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情感渲染,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理解作者、读出感情?

如此多的困惑,如此多的不解,一直萦绕在笔者心头。笔者也结合听课的体会反思,尝试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让笔者切实感受到了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合适的朗读推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片断)

学习活动一:读中悟、悟中读,走进美好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播放朗诵,低沉而铿锵有力的音乐声萦绕教室)

师: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同学们,让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大家边听边跟着朗诵。

(教室里响起了动人的朗诵声)

师:小诗的情感高潮在哪一句?

生:最后几句吧。

师:对,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最后一句。

(学生渐有表情,但速度较快)

师:我觉得对“亲切的怀恋”的处理不好,来,四个小组一组读一次,中间不要间断。

生:亲切的怀恋。

生:亲切的怀恋。

生:亲切的怀恋。

生:亲切的怀恋。

师:有的小组读得慢,有的小组读得快。到底该快还是该慢?

生:该慢。只有慢才能表现对未来充满信心,而现在是乐观的。

师:为什么只有慢才能表现这种乐观吗?快岂不是更能表达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吗?

生:不。读得越慢越能表现出现在的坚强和对未来的信心,是在未来回忆现在时刻的人生财富。

师:说得真好!来,让我们用朗诵把现在的乐观和对未来的信心表达出来吧!

(学生极慢极慢地朗诵最后一句)

学生活动主要是朗诵,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理解主题的基础上朗读。基于这首诗主题容易理解,老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朗诵,以学生的口吻插入写作背景,学生边听边跟着朗读,整体感知文章;二是抓住重点指导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自行体验、思考,读中悟,悟中读。这节课老师抓住最后一节和重点词语“亲切的怀恋”朗读指导有重点、很自然,学生朗读也很自然,读出了诗人的坚强、乐观和对未来的信心。

有人说语文课不能缺少琅琅的读书声。笔者认为,这读,绝不是没有目的一遍又一遍的“傻读”,更不是一种形式,草草走过场,而是积极指导学生读出气势、读出理解、读出感情,真正达到读者与文章、读者与作者相融的美妙境界。

二、争渡,争渡:行――优质轻负、高效的“低碳”课堂

穿越现代诗歌教学的迷雾,立足朗读,实施诗歌“低碳”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现象,这是语文教学的呼唤。如何优化“低碳”教学?笔者进行了思考,也进行了尝试,在咀嚼与回味的同时,也有如下启示。

(一)朗读的主导是教师

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歌,触摸到诗人的心灵,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主要是吃透教材。只有从诗歌的语言文字入手,去挖掘诗歌内在的思想性,体会诗人倾注的感情,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得语言训练和情感陶冶达到完美的结合。笔者在教学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时,总共分为四个环节:1.听读,初步感知;2.朗读,体会感情;3.品读,把握感情;4.诵读,传达感情。

(教学片断)要学生品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把握诗的感情。

师:诗人用诗描绘着街市的画面,我们用诗去体会诗人情感。请同学们朗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诗中画面的内容;说出作者的情感;表达读后的感受。思考后可以交流。

生:(自由朗读约三分钟,开始思考老师提出的要求并且有的开始小声交流讨论。)

师:现在,谁想首先展示一下你的悟性才华?三个问题可以自由选择:内容、情感、感受?

(生发言)

一生:我觉得郭沫若用街灯明星等景物组合起来的一幅图画很美丽,灯光星光交相辉映,很浪漫。

师 :对,很浪漫。这是诗人的气质,也是这首诗的情调。

又一生:诗人好像不喜欢地上的人或者事,而更喜欢天上这美丽的街市和那种无拘无束自由浪漫的生活。

师:你是从哪里读到的?

生继续:因为作者把天上描绘得这么美好,我想当时地上可能不是很美好吧,心里应该有些不高兴。

师:呵呵,你的理解很有道理。那当时的作者是怎样的情况呢?请看屏幕。

(介绍背景)

师:到这里,同学们觉得在朗读这首诗时应该把握怎样的感情基调呢?

生:把握美好、恬静、自在而又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

师: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诗人的那份情绪吧!

(生齐读)

学生了解写作背景,知道了诗人正是为了表达那种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渴望,才将美丽的憧憬寄托于天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感情又拓展了知识,无疑又增添了文章思想的厚度。而所有这些教学步骤和框架都是教师事先预设的,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教学达到了一种拾级而上的态势,渐渐步入高潮,从而叩击学生的心弦,达到琴瑟和鸣的妙境。

(二)朗读的主体是学生

课堂的生命力来自于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只有让学生承担起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笔者在指导《天上的街市》朗读时,就把对语言的赏、品、读全放给了学生。首先由学生品味语言、含英咀华,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度,为下一步激情朗读夯实基础;后通过背景资料来印证作者的现实境况,理解诗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朗读诗歌来表达作者的这种心情,学生最终读懂了诗歌,读懂了作者,也读出了自己。整首诗就在学生反复的诵读中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同时又把一个完全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还给了学生。

朗读的结果是共鸣。学生感情的到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心灵扬帆起航,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因此,在教学步骤的推进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至关重要。(接着上文《天上的街市》,介绍背景后的品读片断)

师:同学们读得很不错,感悟深刻。是的,诗人正是为了表达那种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渴望,才将美丽的憧憬寄托于天上。

生3:我的感受是,诗挺美的,诗的那种情境那种诗里的世界也很美,我们也喜欢这种自由美好的生活。

师:(笑)是吗?嗯,我也喜欢。那,大家呢?

生:喜欢!

师:是啊,向往自由与美好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的`追求。大家能这么想,那说明诗人在多年以前的情感与今天的我们共鸣了。让我们一起在婉转、悠扬、美妙的音乐中一边诵读,一边与诗人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和牛郎织女结伴闲游在天上富饶的街市中,共同感受那自由、美满、幸福的星夜。

三、惊起一滩鸥鹭:品――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品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诵读诗歌,品读能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从而用自己的喜怒哀乐去触摸作者的感情脉搏,产生情感的共鸣,于是学生感情的潮水会在教师的推波助澜下,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是很多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更多的侧重于去赏析,逐字逐句地讲解,自以为讲透了,学生也就能够明白了。可是笔者相信,只有学生自己好好地品读了,学生才能真正领悟了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甚至还能品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了。

(教学片段)品读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引起学生的共鸣,由诗歌进入历史之境,进入诗人之情,同样由诗歌进入自我之情,进入现实之境。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创作这首诗歌的历史背景,请同学们再次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心情,想像是作者刚刚创作完成后,自己在朗读。

生:朗读(一位女生)

师:你先说说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读的?

生:沉痛的心情。

师:大家听出来了吗?

生:(齐声)没有。

师:大家都说没有,沉痛的心情作者当然是有的,蛮遗憾的,你没有能读出来。你能告诉大家诗人为什么沉痛吗?

生:因为国土沦丧嘛!

师:那么,你能挑几句读吗,你觉得特别应该用沉痛的心情来朗读的句子?

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师:(另请一生)这会儿,你从这位女生的朗读中听出了沉痛的心情了吧?

生:有点,似乎还是太温柔了,好像并不能表现作者当时复杂的心情。

师:哦,看来你用词很准确嘛!一个“似乎”来批评同学,锋芒含而不露,的确过于温柔,如此温柔的语气只适合读其中的一句“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教师范读)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

生:是的,我怎么认为!

师:那先朗读,你把复杂的心情表现出来,要是同学们听出来了自然好,听不出来你再解释,如何?

生:(朗读)

生:(齐鼓掌)

师:我先说一个,我听出来了。“嘶哑的喉咙”,为什么不是嘹亮的,而是嘶哑的,因为歌唱的持久,歌唱的热烈,那是对土地炽热的爱。

师:同学们还听出什么来了?

生:还有愤怒。

师:为什么愤怒?

生:因为土地被暴风雨打击,就是被日本侵略者蹂躏。

师:说得好,那你读一下这三句!

生:(动情地读)

师:还能读出别的心情吗?

生:还有必胜的信心。

师:何以见得?

生:“黎明”一词看出来的。

师:真棒!可是凭什么就能得出必胜的结论呢?

生:(沉默)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读“――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让学生反复地读,读出味道来,指导学生平静地朗读)

师:同学们,这就是必胜的理由。大家明白了吗?

有一个学生静静地站起来:老师,我读出来了,因为诗人原因为了土地献身,而且心情无比平静,义无反顾,毫不犹豫!

师:同学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吗?也许时代不同了,但我们对它的感情不变,前些日子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引用了艾青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散发芳香的奇葩,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欣赏、撷取……只要用心去感受,定会有花开时最美的一刻!

(李华锋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 312028)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9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最重要的。

读可以分默读和朗读,朗读特别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以前感觉朗读就是念出声来,最多带点感情色彩。实际上过去对朗读功能的理解有点狭隘,过去比较注重对朗读的表现,通过朗读表现某种情感、某种氛围、某种情境,但这仅仅是朗读的部分功能。

经过课改,我悟到了朗读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就是朗读的理解和感悟,即工具化功能。阅读课上的好多好多问题,都可以靠读这个工具来解决。过去讲“以读带讲,以读带问”就已体现了朗读多方面的功能。不懂吗,不明白吗,体会不到吗?再读一读,读就可以解决问题,读也是重要的语言实践。

课标上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正是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完成的,换句话说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过去我说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言的问题,语文的手段最主要是读,语言实践最重要的是读。

曾跟学生开一个玩笑,街上贴那么多标语,有困难找谁?找警察。学习中有困难,找谁?找课本。没错,就是去读,通过读解决问题。

朗读不要把它看成是把书面的实践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也就是把文字读出声来,这是过去简单的认识。

朗读在语文教学占了非常重要的,下面连着识字、识词、识句再联系到写作、交际。是语文诸多目标中的中间环节。这对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人心理素质的养成太重要了。大家可以观察,凡是朗读好的学生从性格上肯定是热情、开朗、大方、善于表达自己,性格一定外向、一定聪明活泼,语文能力一定高,因为平常读得多自然增加了语言积累,口语表达强,作文也错不了。在性格上热情、开朗这是更可贵的。老师在外面上课,一般都是借班上课,只要是朗读好的班,课上起来绝对容易,能说、善说、敢说,心理素质好,也有自信心,也有勇气,这都是朗读练出来的。不管你现在接手的是几年级的班,从第一天起就抓朗读,这绝对没问题,个个能读,每个同学都是生动、活泼。假如这个班不会读,不敢读,站起来读没声音,说话听不见。这个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存不是很主动,依赖性很强,同时自信心肯定不强。

一个人的自信是做事、做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从哪培养,朗读就是途径之一,朗读非常重要。

[支玉恒谈朗读]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10

浅论现代诗歌朗读策略

大家都知道朗读对于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但现实状况难如人愿,不知有几个学生能朗读好现代诗歌,更不知有几个老师能优美而顺畅地朗读一首现代诗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策略、方法、技巧的指导和示范。诗歌朗读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行为,深高宏大的理论指导无可裨益,唯具体的操作策略方能导入正轨,如欲改变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畸形落后之现状,必须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以下从几个方面分别探析这一话题。

一、感知课文内容

许多老师把朗读当作初步感知课文的手段,一俟学生对课文有所体认,朗读即刻休止,名义上进行了朗读训练,实际上这项训练近于荒芜。何不采取一种相反的策略,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读,如此一来似更有目的性、更有成效。

问题是为朗读进行的感知课文内容包含哪些方面?具体说来,一是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感情倾向,二是把握作品的抒情层次阶段、起伏高低的步骤和脉络。例如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语文1第一单元是四首中国现代诗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在单元总体说明中一开始就提示:

这4首诗……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 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编写者用精练的词语高度概括了这些诗作的情感特点,这些感情基调也应成为朗读者感情表达的基调。朗读者事先应寻找相关提示,若无提示,自己要认真感受体会、总结提炼,以求朗读内容、朗读方式的定向的准确无误。

再有,每首诗的情感倾向在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又呈现不同的层次,其间起伏高低参差互见。例如《沁园春 长沙》的主体感情是“革命豪情”,但我们在把握时不能简单化,要认真体会这种豪情在全词中的丰富复杂性。词作上片写景抒情,一开始展现一幅辽阔无比的壮丽画面,革命豪情油然而生,可是一“怅”、一“问”表现了词人心中的激昂冲动和疑虑忧思;词作下片叙事抒情,多种情感混杂,既有回忆往事的"沉醉,又有蔑视反动派的愤慨,还有要投身时代洪流中激情冲动。在朗读时应该循着诗人的感情基调,努力表达这种基调下的多层次、多向度的丰富诗情,情感和声调时而舒展,时而激烈;时而畅快,时而愤懑……

在对诗作的整体和分段把握之后,朗读起来应该是心里有些底了。无数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不要一上来就快速朗读,要稍事准备,这样可以提高朗读的质量。或许有人说,这样做是否增加教学新环节,降低教学效率?不然,这种准备工作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切入课文的时间更短,探入课文更深,何谈效率低下?

二、认真投入感情

如果说上述“感知课文内容”属于客观认知、理性思考的话,那么投入情感应属于感兴、感性、感觉的体验,诗歌朗读教学本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活动。

许多老师认为诗歌朗读的关键在于技巧,或在于理解力,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又失之偏颇,还有比技巧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情感是诗的基石(如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道出了诗歌的本质),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里的“人”就是诗人),情感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如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直言情之于诗歌接受、传播的重要性)。如果抽掉了诗歌朗读中的情感要素,朗读将变得索然无味,听众的“赏听”期待成为负值,也就没有一点感染力。

在诗歌朗读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几个层面:一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认为这是崇高的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是对诗人有亲近感,通过朗读走近诗人,亲聆謦欬,仰慕诗人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

前面说的《沁园春 长沙》“革命豪情”,《雨巷》“朦胧爱情”,《再别康桥》“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赤子之情”,多种情感纷繁复杂,其实它们有某种共同性,那便是内蕴丰厚、情味永长,非全心投入不能传达这些情感的丰富性、深刻性,乃至独特性和差异性。若能在朗读之始用情在先,情致高昂,必引人视听、夺人心魄。

可惜当下诗歌教学的天下,能有几位师生满怀激情、深情、悲情、忧情、愤情地朗读诗作,产生强烈的动情效果?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11

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教育局 杨桂梅

【摘 要】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本文研究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指导学生将朗读与阅读教学、与其他语文基本训练相结合,探究指导朗读的方式,培养语感等途径来实现朗读教学。

【关键词】朗读教学;有效策略;指导朗读;语感

一、什么是小学朗读教学的策略

教师为了实现朗读教学目标,要对教学过程涉及的内容、流程、组织等因素进行优化选择和调节。这种思维层面得抽象构思,我们称之为朗读教学的策略。

朗读教学的策略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主线策略。

这一策略意指:以《语文课程标准》形式出现的基本目标,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必须以语文课程目标作为教学的主要线索,在语文课程层面对朗读教学的方向、内容、节奏和成果都进行总体把握和全局性控制,保证朗读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框架内进行。

二、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新课标》提出: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同时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1.重视示范指导。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示范指导与协调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要抓好两个点:(1)完整的示范朗读学习过程实质是以朗读为线索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阅读。(2)示范朗读学习的技能和态度。教师朗读教学过程中的示范是在具体的语文课中进行的,根据不同的内容,具体示范些什么、怎么示范,就有了重点、步骤、技巧等。示范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纯粹的外显技能和态度,如轻重音、停顿、语气的处理;一是看不见的内部思考技巧。

2.指导学生朗读与阅读教学、与其他语文基本训练相结合。

(1)指导朗读与阅读相结合

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与阅读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对一篇文章来说,教师的讲解是剖析,朗读则是综和。讲解是深入到字里行间,分析指点重在理解;朗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重在感受。前者是“走进去”,后者是“走出来”。只有二者紧密地结合,才能丰富阅读课,深化朗读课。

(2)指导朗读与其他语文基本训练结合

语文基本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朗读只是其中一项。各种基本训练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应当在指导朗读时,注意与其他语文基本训练结合,以使朗读效果更佳。

3.明确学生朗读的要求及具体指导

(1)要求要明确

朗读教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是朗读教学的目的是否明确。

《新课标》对不同年级的朗读要求不一样,这是由学生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决定的。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也应当有所不同。低年级是“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克服的毛病是顿读和唱读,做到不读断句。中年级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随着识字量增多,课文加深,高年级对朗读的要求应放在感情处理的指导上。

(2)指导要具体

1)遵循《新课标》分层次指导

《新课标》对朗读的要求分三个层次,即“正确的读”“流利的"读”,“有感情的读”,指导时就应分三步,步步落实,步步提高。

朗读训练是应该分层次的。对学生朗读水平的培养,应该遵循从“正确”到“流利”再到“有感情”的发展脉络,分步骤地培养。

2)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指导

不同年级的的学生朗读的水平不一样,因此在指导时就应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4.指导方式要多种多样,常见的指导方式有如下几种:

(1)巧评价,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1)评价语言要亲切真挚。

2)评价方法要多样自然。

3)评价切入点巧妙,点拨语感。

(2)联系语境指导读。语境即语言环境,相同的词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3) 渲染情境读,创设情境对于有感情朗读具有得天独厚、举足轻重的作用。创设情境主要有以下方式。

1)突出形象,展现画面

从视觉角度,利用图片、投影等方式,为学生展现与课文情境相关的画面,是情境渲染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

2)借助音响,激发想象

文学的意境与音乐的情境是相通的。优美的音乐,奇妙的音响,往往会唤起学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伴着奇妙的音乐,走进文字描绘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对美好意境的想象,是渲染情境,触动朗读情感的有效手段。

《乡下人家》一课,每一幅画面都是一首迷人的乡间小曲。当夕阳西下月亮升起,纺织娘轻唱的时候。舒缓的音乐悄然飘起,在这美妙的乐曲的旋律中,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乡间迷人的月夜,仿佛嗅到乡下人家独特、诱人的气息。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自然与文字融为一体,与缥缈的月色融为一体,深情的朗读更会带给他们无尽的想象。

5.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理解力。”语感可以说是一种较高的语言文字欣赏能力。它影响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力、辨识力和驾驭力。要搞好朗读,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辨识力。语感可以促进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现象的反复感受敏锐地感知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较充分地领略文章中潜词用语的精妙,培养理解力,从而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表情达意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语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A揣摩比较,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

B与联想和想象结合起来。

C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语感培养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综合朗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研究我们会发现,教师对自己的朗读教学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一节课,每一次指导练习,想干什么,达到什么效果,应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指导学生的时候才可能既方向正确又有具体针对性。这个结论借用崔峦先生的话就是“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中国伟媒大学出版社

[2]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3]《小学语文教师》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12

谈高中生物有效教学

谈高中生物有效教学

王德忠 固始县希望高中,河南 信阳 465200

生物教学中的实验课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提高实验课的有效性,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对课堂有效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生物学是一门以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而实验是进行生物研究和观察的基本方法。

一、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一节课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照抄书本或沿用旧教案等是不可取的。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重心不该是“怎么教”,而是“教学生怎么学”,故设计教学方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等因素,这样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学生实际,才是有效的。

二、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当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时,首先要自信,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去讲课,也才能赢得学生的佩服。当然,自信是要有基础的,一个老师只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自然就会在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自信来。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善于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在讲课时会面向全体学生,与每个学生都有目光接触,与个别学生的目光接触时,还可以告诉学生老师对他的期待、鼓励或信任。讲课的艺术还突出表现在语言和教态艺术上,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生动、准确规范,富有节奏;要善于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高低强弱的音调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还要善于以表情、姿态、手势等作为辅助手段,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如浴春风,得到一种振奋的、美的享受。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对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实验,学生操作前,老师要进行耐心地示范,示范过程中尽可能细致地讲解实验操作技能和操作注意事项。如在“显微镜的`使用”这一节实验课上,实验前不但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相关录像,老师还要做精心地示范与讲解,包括以下几点:对光时要低倍镜、大光圈、均匀白亮视野;目镜、物镜镜筒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显微镜使用时要注意先低倍镜再高倍镜,低倍镜下找物像要先降后升再来回,高倍镜下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玻片移动方向应注意要看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移动等等。指导完成后再让学生进行反复地练习。

在平时实验课教学中,即便是课堂演示实验,也要尽量创造机会使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操作中,打破以往只能让一些固定人员参与实验的做法。如果实验条件有限,就让学生轮流地参与操作,保证每名学生都能阶段性地有机会参与到实验中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实验的乐趣。这样做还可以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防止产生只有少数生物知识扎实的学生参与,而其他学生只能作为旁观者而被冷落的现象。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可以掌握实验步骤,增强对实验的理解能力,使掌握的知识更加扎实。

四、建立培养高素质生物学人才的目标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生物科学作为当前科学发展的前沿,将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思维方式。生物科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有自己独特的对生物体和环境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包含了化学和物理的思考方法。重视对高中生物课堂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对生物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今后进入社会的适应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很多成果,但其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进而影响社会进步。强化高中生物课堂的创新教学,全面改革教学方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高中生物实验课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启发、引导学生,还可以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能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能够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有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知识的丰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13

有效朗读课例论文

【摘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大概可以分为激趣导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美点赏析、拓展延伸、等几个环节。我认为导入环节是整堂课成败的基础,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把好导入这个课堂教学的第一关,使语文课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是本课例报告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本课例采用合作式教研模式,由我校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成员全程参与,以主题式研修为引领。

【关键词】

课堂导入学生学习情感心理特点

一、选题价值及操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离不开适当得体的导入。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只是将其当作一个走过场的环节。事实上,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够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主要围绕“课堂导入”这一观察点进行。在每次执教之后根据同伴提出的建议修改,比较三次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的改变,从而体现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二、执教过程。

(一)第一次课堂实践。

本次教学是第一次教学,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了预习。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关的文章《读碑》,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1、同组教师评价。

黄鹤:在导入设计中缺少了读课题的环节。虽然课题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但这却是让学生进入课文的关键,课题朗读得好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尽快进入到文本中去。

梅艳:教师一定要将导入的方式、内容与所教课文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导入环节设计中扣住文章的主旨,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这堂课的导入设计虽提及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但不够密切,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能充分进入课文。

2、初次课执教感言与改进思路。

这是一堂原生态的课,准备地比较匆忙,有很多环节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特别是导入这一环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导入这一环节就有所忽视,认为是家常课,没有必要对导入精心设计。曾听一位老教师说过,一堂课好不好,看这堂课的导入就知道了。我本不以为然,如今仔细想来确有几分道理。一个成功的导入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求知欲。在认真听取了同伴的意见之后,我决定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寻找适当的切入点,进行改进:

(二)第二次课堂实践。

师:同学们,在第11课,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在作家周定舫的引导下,瞻仰了巍峨、雄伟、庄严地人民英雄纪念碑。今天,我们又将在作家刘成章的引导下再次拜访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次可不同,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读。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联系前文,明确异同,自然导入,激发兴趣。)

1、同组教师评价。

黄鹤:本次课堂实践的导入环节与第一次课堂实践的导入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教师不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了。强调了学习此文要用心去读,营造了一定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沉浸到文本中去。

梅艳:这节课同上节课比有明显的改进,但导入对新课教授的帮助不大

教师虽然让学生齐读了课题,但却没有利用好课题为新课的教授做铺垫。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要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然后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就为解读课文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第二次课执教感言与改进思路。

初次执教之后,我认识到了导入的重要性,因此我在第二次执教时对导入进行了修改。但正如梅老师所说,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经过反思,我准备进行改进:

(三)第三次课堂实践

(上课前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片。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碑身、题字、碑文、浮雕。)

(一幅幅纪念碑的图片,配上悲壮的背景音乐将学生的感情充分调动起来。)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一组图片是……

生:人民英雄纪念碑

师:高耸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招引着人们去瞻仰探寻。徜徉在纪念碑前,人们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解读着这座历史的丰碑。有一位作家二十多年来多次品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上的题词与碑文都牢记在心,可是,一次南泥湾之行后,却发现自己对纪念碑没有完全读懂!怎么回事呢?

下面就让我们从一个旁观者成为主动探究者,一起去体会作者的读碑历程吧!

1、同组教师评价。

黄鹤:开头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纪念碑也需要读懂吗?作者去南泥湾遇到了什么?最后他究竟读懂了没有?这些疑问可以驱动学生的求知欲。

梅艳:教师运用了丰富的图片、恰当的音乐、优美的语言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利于新课的.开展。

2、三次课执教感言与反思。

通过前两次的课堂实践,我对导入环节的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开端,头开好了,自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不仅要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接下去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磨课的过程虽然是辛苦的,但最终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我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改变,虽然谈不上有很大的进步,但却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从第一次执教缺乏导入的意识,到第二次执教关注导入环节,最后能够实施有效的导入,这都是我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那么如何在一堂语文课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关键点在于利用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

三、课例研究形成的初步观点。

1、成功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

课堂导入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能为正课的开展做铺垫。我认为,课堂导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创设情境式的导入,另一类是引发回忆式的导入。创设情境式导入是利用图片、音乐、语言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引发回忆式是从学生的已知的入手,引发学生与本堂课内容相关的回忆。个人认为引发回忆式的导入显得更加顺理成章、不着痕迹,并且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更能够引起学习的共鸣。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连续不断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导入新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激起学习情感是课堂导入的目的。

在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可能会有很多种导入可供选择。无论采取的是哪一种导入方式,首先要弄清楚课堂导入的目的是什么。课堂导入不是摆设,也不是哗众取宠的工具,而是要达到激起学生学习情感的目的。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有时我们会发现一篇课文我们讲得很感人,上得很激动,然而学生却无动于衷,这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情感没有被激发起来。学生只是觉得在学习一篇不得不上的课文,听一堂不得不听的课,而对这篇课文、这堂课是不带有任何情感的,因而也就不会产生想读、想听的冲动。这种被动的,甚至是被强迫着的学习,自然不会取得什么有效的成果。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课堂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对这堂课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结合课文内容是课堂导入的关键。

课堂导入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那么课堂导入一定要结合课文的内容。课堂导入可以从课文的某方面出发,比如故事情节、人物等;也可以扣住课文的中心主旨;还可以联系课文所要学习的某个知识点。总之,就是要用尽一切方法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有一个立刻且深刻的印象。如果说课堂导入脱离了课文,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它所存在的意义,如同摆设一般。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前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文,对文本有正确且深入的解读,这样才能设计出一锤定音的课堂导入。

4、贴近生活体验是课堂导入的原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我很认同这句话。教育不应该是神秘的,高高在上的,它和生活是分不开的。初中阅读教学中的作品也是源于生活的,而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这些情景这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比如《背影》中父亲那日渐弯曲的背影,正因为如此,课堂导入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四、课例研究的感想。

这次课堂实践和课例研究活动我收获颇丰,收获不仅仅是在于一堂课,或是如何上好一篇课文,而是一种不断自我反思的理念。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是我们成长的法宝。

推荐文章:

基于朗读谈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范文(精选十三篇)

http://m.cqzdj.com/shigedaquan/165066/

分享

热门关注

爱国的现代诗歌范文(精选4篇)

现代诗歌

仿写小草的现代诗歌朗诵精选三篇

现代诗歌

父爱如山现代诗歌节选汇编9篇

现代诗歌

迎接冬至现代诗歌精选5篇

现代诗歌

仿写小草的现代诗歌朗诵【3篇】

现代诗歌

父爱如山现代诗歌节选汇编6篇

现代诗歌

迎接冬至现代诗歌范文(精选五篇)

现代诗歌

描写白杨树现代诗歌朗诵汇编2篇

现代诗歌

歌颂路的现代诗歌【三篇】

现代诗歌

仿写小草的现代诗歌朗诵锦集三篇

现代诗歌